近五年來,面對經濟形勢復雜多變、行業深層次矛盾凸顯的嚴峻挑戰,全行業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、四中、五中、六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,切實踐行“創新、協調、綠色、開放、共享”發展理念,深入推進原材料工業轉型升級,化解過剩產能攻堅戰取得明顯成效,新材料等新動能培育不斷加快,全行業呈現出結構優化升級、綠色低碳發展的良好局面。
化解過剩產能成效顯著
認真落實國務院《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》,分行業建立多部門組成的部際工作機制,嚴控增量,優化存量,產能盲目擴張勢頭得到初步遏制,全行業效益明顯提升。“十二五”期間淘汰落后粗鋼產能9000萬噸,電解鋁產能205萬噸,水泥6.57億噸,平板玻璃1.69億重量箱。2016年再化解粗鋼產能6500萬噸以上,2017年壓減5000萬噸粗鋼產能的任務也有望順利實現,“地條鋼”退出歷史舞臺。大型企業集團繼續發展壯大,產業集中度不斷提高。金隅、冀東實現聯合重組,拉法基中國、華新水泥完成整合,華潤、昆鋼嘉華實施戰略重組,中建材、中材兩家建材央企合并,使水泥行業產業集中度提高了5個百分點。在“一帶一路”倡議、京津冀協同發展、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和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引導下,鋼鐵工業布局日趨完善,寶武鋼鐵集團重組完成,寶鋼湛江一期重大沿;仨椖拷ǔ赏懂a,逐步調整我國鋼鐵行業“北重南輕”的總體布局。青鋼、蕪湖新興鑄管、廣鋼已完成搬遷和轉產,石鋼、貴鋼、杭鋼、濟鋼等城市鋼廠搬遷改造或轉型發展正在實施。6家稀土集團組建完成,建成包頭、贛州、涼山、龍巖等稀土資源開采和冶煉分離基地,產能分別占全國90%和60%以上。
行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
引導支持企業提升工藝技術裝備水平,積極推進信息技術在行業中的應用,依靠技術進步不斷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。石化化工行業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科技成果,對二甲苯和煤制烯烴等一批大型石化、煤化工技術裝備實現國產化,部分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。鋼鐵行業已擁有5000立方米以上高爐、5米級寬厚板軋機、2米級熱連軋機和冷連軋機等世界最先進的現代化冶金裝備。有色金屬行業自主開發的氧氣底吹連續煉銅技術、600千伏安電解鋁超大型預焙槽及異型陰極槽技術世界領先。建材行業日產萬噸水泥熟料生產線平穩運行,新型干法水泥工程總包已占海外市場40%以上的份額。建成7家稀土公共技術服務平臺,13家國家級稀土材料工程中心、重點實驗室,組建先進稀土材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。引導企業把智能制造作為主攻方向,遴選九江石化智能工廠、寶鋼熱軋智能車間、中聯水泥智能工廠等三批共40個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。大中型企業數字化設計工具普及率、關鍵工藝流程數控化率分別達到70%和60%。
綠色發展格局初步形成
大力推進清潔生產,支持企業推廣先進節能減排技術,組織開展共性技術應用示范,行業低碳循環發展水平明顯提升。“十二五”期間,鋼鐵能源消耗總量呈下降趨勢,重點大中型企業噸鋼綜合能耗、二氧化硫排放量、煙粉塵排放量和耗新水量明顯降低。有色金屬行業噸銅和電解鋅冶煉綜合能耗,以及原鋁綜合交流電耗顯著下降,均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。建材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繼續增長,年資源綜合利用量超過10億噸。制修訂產品標準,引導和約束大宗建材向新型、綠色建材升級換代,提高節能減排水平。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污泥、生活垃圾及產業廢棄物等示范效果明顯,建成或在建的生產線達100多條。石化化工行業在全國率先建立能效領跑者發布制度,涌現出一批資源節約型、環境友好型化工園區和生產企業,2016年行業總能耗僅增長1.3%,增速創歷史新低,同比回落1.6個百分點。
國際交流合作不斷深化
順應國際經濟一體化發展趨勢,立足國際視野,統籌兩種資源、兩個市場,實行更加積極的開放戰略,不斷提升國際合作的水平和層次。企業“走出去”邁出可喜步伐。輪胎行業在天然橡膠資源豐富的東南亞地區重點布局,投資建設多家工廠。氮肥行業已向孟加拉、巴西、越南、新西蘭等國輸出合成氨、尿素生產技術。中國化工收購馬克西姆-阿甘公司、倍耐力公司等取得較好成效,提高了國內行業全產業鏈競爭優勢。馬鋼成功收購世界高鐵輪軸名企法國瓦頓公司,河北鋼鐵集團收購塞爾維亞斯梅代雷沃鋼廠。到2016年年底,中國企業在海外形成有色金屬礦山年采選礦石能力超過5200萬噸,基本建成了具有世界級精礦供應能力的銅礦山。高度重視境外企業對促進我國原材料工業科技創新、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的重要作用,鼓勵境外先進企業參與投資建設高端材料生產線,設立研發中心,帶動國內企業完善治理結構,提高技術和管理水平。巴斯夫、沙特基礎工業公司、杜邦等國際化工跨國公司積極拓展在華業務,建設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,鋼鐵企業加強了與韓國浦項、日本JFE、德國蒂森克虜伯等國際化大企業集團的合資合作。
五年來的發展成績來之不易,為未來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,但也要清醒地看到,實現建設原材料強國的目標依然任重道遠。全行業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,繼續攻堅克難、砥礪前行,凝心聚力、開拓進取,不斷開創原材料工業轉型發展的新局面。 (來源:中國電子報 作者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司長 李。